我读书素来有整理笔记的习惯,总觉得读了一本书之后,不把书中的思想要点和自己的理解,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,就会很快忘掉。整理读书笔记是个很繁琐的事情,当然,整理读书笔记还是有很多好处的。比如说可以方便地进行定期回顾,加深自己的理解、日后查找资料的时候可以快速检索、可以把当时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供日后参考,另外还有增强自己成就感的好处,看着自己整理下来一篇篇的读书笔记,还是很有成就感的。

在使用 Kindle 之前,我所有的读书笔记都是在豆瓣读书中整理的,那还是 iPhone 4S 时代,豆瓣推出了一个「豆瓣笔记」的手机应用 (不是现在的「豆瓣阅读」), 可以在那个应用中整理笔记。只需要填写章节的名称、页码,可以摘抄书中的内容,然后在后面附上自己的读书心得,也可以加照片作为附件,刚好满足了我的需求。然后就一直用了下来,我在「豆瓣笔记」中整理了 19 本书 227 条笔记。可惜好景不长,在豆瓣推出自己的电子书业务「豆瓣阅读」后,就把「豆瓣笔记」这条线给砍了,软件不再更新,后来我换手机之后,就没有继续在那「豆瓣笔记」中整理笔记了。

这中间还有一段小插曲,任何东西刚推出,需要拓展客户的时候都是很给力的,「豆瓣阅读」也不例外,我记得当时充值很优惠,好像是充 50 当 100 用,记不清楚了。「豆瓣阅读」刚推出的时候,亚马逊的 Kindle 系列电子书还没有正式进入中国,可以在淘宝上买国外的用,不过只能自己复制书进去看,不能在线购买。我尝试「豆瓣阅读」另外一个原因是,它可以把你买的电子书转换成适合 Kindle 6 寸屏的 PDF,然后通过邮件推送给你。不过这个服务也很快就停止运营了,原因是 Kindle 正式在国内上线了。对于喜欢阅读的我,当然是毫不犹豫的来了一个,这就是 Kindle Paperwhite 一代,自此上了亚马逊的船至今。

经历了「豆瓣笔记」停止更新事件之后,我又尝试了其他的一些服务,比如在 Evernote、OneNote 上整理笔记,不过都不太理想。这些平台虽然可以同步,但都不支持 Markdown 语法,而且内容放在别人平台上很不放心,谁知道将来这些平台什么时候停止运营呢,即便在停止运营前可以把你的内容导出,但自己还要二次处理,还是很麻烦的。

「豆瓣笔记」停止更新后,我就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导出来了,导出为 XML 格式。后来自己用 TinyXML2 写了一个 C++ 命令行小程序 doubanNote2Markdown 把「豆瓣读书」的导出的 xml 文件转换成 Markdown 格式。说实话写的很粗糙,那会儿还没有用 Python 呢,要不用 Python 干这事儿简直太轻松,说不定还能上界面呢。总之,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,我也就没再管它了。转换后的效果如下:

屏幕快照 2017-10-28 16.59.39

几经折腾,我发现整理笔记最合适的方式是,将笔记整理成使用 Markdown 语法的文本文件,然后通过某种服务,同步管理这些文件。首先想到的是各种网盘,可惜最好用的 Dropbox 在国内早就不能用了。国内的几家网盘提供商,说实话我不太信任,自己的东西可能随时被删掉。所以个人觉得最稳妥的方法是使用 Git 来管理。如果读书笔记的内容不是私密的,可以在 Github 中新建一个仓库来管理,如果是私密的,可以存放在自己私有的 Git 服务器上。我目前就是这样做的,当然不是为了存放读书笔记专门建立的 Git 服务器,而是兼用。

这样做优点就不用说了,说说缺点吧,缺点就是在移动设备上查看的时候,不是很方便。我目前的解决方案是,定期把这些读书笔记整理成 PDF 这样就可以在各种设备上查看了。现在有各种各样的 Markdown 编辑器,可以把 Markdown 转换为 PDF 或 HTML 甚至可以生成静态网站,我目前用的是 MWeb,感觉不错,而且支持七牛做图床 (MWeb 看到了,请给我打广告费(^_^))